好消息传来:特朗普“无意中”正助推中国崛起!
更劲爆的消息是,美国可能真的会输掉21世纪最重要的人才大战。
事情是这样的。最近,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,把H-1B工作签证的申请费用一下子抬到10万美元。紧接着,9月23日,美国国土安全部又补了一刀——今后抽签不再完全随机,而是按照薪资高低来排序,高薪优先,低薪直接被淘汰。
消息一出,硅谷立刻炸开了锅。
展开剩余78%像英伟达CEO黄仁勋、OpenAI的奥尔特曼这类科技大佬,立刻表示支持,认为这样能筛选出“真正的顶尖人才”。可小型创业公司却叫苦不迭,对《纽约时报》抱怨:刚准备招3个印度工程师,光签证费就得掏30万美元,太离谱,只能无奈暂停招聘。
美国这波操作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要知道,几十年来,美国靠H-1B签证不断吸纳全球精英,硅谷的一半技术骨干几乎都来自海外。如今却突然大幅提高门槛,难道是嫌自己人才太多?
21世纪最珍贵的资源是什么?
不是石油,不是黄金,而是人才!
可特朗普为了眼前的收入,硬是把全世界的人才往外推。
巧合的是,中国正好在10月1日推出了全新的K字签证政策,专门为海外科技人才“开绿灯”。申请不需要邀请函,还能多次往返,程序更简化。对比之下,特朗普这操作简直像是主动给中国送“大礼”。
再看美国政策的“隐形后果”。
表面上是“优化人才结构”,实际上却是给中小企业制造障碍。瑞士西茨集团首席投资官蒙绍直言:“从创新角度看,这对美国绝对是灾难,却是其他国家吸引海外人才的好机会。”
事实的确如此。硅谷的创新活力,不仅靠巨头支撑,更是由一批批年轻工程师和初创团队推动的。过去,H-1B签证持有人中有71%来自印度,这群人撑起了美印2800亿美元的科技合作链。而现在,毕业没多久的年轻技术人员,面对高额费用直接被挡在门外。创新土壤正在被人为撕裂,美国科技圈的“贫富差距”只会更严重。
其实,特朗普的做法早有端倪。从喊“雇佣美国人”,到如今疯狂提高签证费用,本质上是把人才政策捆绑在短期政治上。但历史告诉我们,美国在上世纪能在航天、核能等领域领先,靠的正是接纳欧洲科学家。如今反过来赶人,只会失去优势。
与此同时,中国的K字签证则来得正是时候。这是中国十多年来首次大规模调整签证政策,专门面向海外青年科技人才。此前,中国已经对54个国家开放免签,如今再补充这一新政,可谓组合拳齐发。
数据显示,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咨询量已是8月的3倍,有些原本在申请美国签证的年轻工程师,干脆直接转向申请中国。
当然,有人会担心:吸引来了人才,能否真正留住?
其实,中国早就有配套措施。华为、腾讯在硅谷和波士顿建立了海外人才工作站,帮助来华人员办理学历认证、安置对接;中科院也专门为外籍青年学者设立联合研发项目,提供经费支持。K字签证配合这些举措,不仅能让人才愿意来,还能留下来、发挥作用。
在半导体、生物技术等“卡脖子”领域,中国更是急需国际力量。K字签证的开放,不仅能为中国产业升级注入活力,也为全球人才提供了更多选择。早前,美国收紧对华人才政策,不少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国,并迅速在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突破。这次,美国再度抬高门槛,中国自然顺势接住“溢出的人才红利”。
最后,总结三点:
第一,美国科技圈的裂痕才刚开始。 大公司或许乐见其成,因为能减少人才竞争;但初创企业将因“缺血”而失去创新动力。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协会已经起诉,认为特朗普政策违法,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博弈。
第二,特朗普的“捞钱思维”终将反噬。 他以为提高签证费能“创收”,却忽视了人才才是创新的源泉。就像欧盟罚谷歌35亿美元时他愤怒不已,如今却自己动手砸掉美国的未来。
第三,开放才是人才竞争的核心。 欧洲推“蓝卡”,英国简化博士签证,纷纷敞开大门;美国却忙着筑墙。人才如同流水,总会流向环境更好的地方。
特朗普在筑墙,中国在开门。
这份“天上掉下的人才大礼”,中国自然笑纳。
而这些新涌入的人才,终将转化为推动中国科技崛起的强大动力。
接下来,就看硅谷的科技大佬们,会不会比特朗普先急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
